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新闻
许越巍:支援博野核酸采样队 争分夺秒跑出“加速度”发布时间:2022/5/12 16:35:00       浏览次数:6675次

昨日,我院召开庆祝第111届“5.12”国际护士节暨护理表彰大会,我作为代表发言,感到非常荣幸,发言途中多次哽咽,思绪拉回到4月1日。

4月1日,我院接到上级紧急通知,要求当晚派出医务人员赴博野县开展核酸采样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我院闻令而动,在院长程树杰指导下,副院长殷小平在半小时内快速组建完成支援博野的核酸采样护理团队,我们星夜兼程前往博野县紧急驰援,执行核酸采样任务。

4月1日晚上11:40我们一行40人到达博野县,大巴车直接开到了程委镇,与我们对接的是当地镇政府,我们40个人连夜被分派前往20多个村的40个核酸采集点,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全镇3万多人口的核酸采集,做到不丢一户,不漏一人,凌晨12点多老百姓都在深度睡眠中,天气寒冷,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尽管昼夜不停,任务基本完成之时已经到了早晨六点多钟,加上任务紧急,短暂的休息后,又开始投入了第2轮的采样战场……当天的任务完成已经是晚上的八点钟,距离我们到达博野县整整过去了21个小时,加上出发当日原有的工作时间,队员们已经不眠不休了37个小时。这就是我们初到博野的工作状态,白天完成程委镇全镇人口的核酸采集,晚上支援重点管控村,完成6000多人的入户单采任务,小部分路况好的街道,有志愿者的电三轮代步,大部分队员都要靠步行,翻土坡、跨菜地、钻铁丝网,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4月5日以后,任务逐步固定下来,只负责程委镇全镇居民的核酸采集,夜间不再出紧急任务,队员们的疲惫状态才稍有缓解。截止4月14日,14轮核酸采集任务结束,共完成程委镇45万余人次的采集量,17日我们被派遣到县城重点管控社区,完成两个社区1万人口的采集量。就此全部任务结束,共计完成采集量47万人次。

我们团队总共有40名队员,37位女士,3位男士,一个70后,四个80后,剩下的都是90后,平均年龄27岁,队员当中有推迟婚期的情侣,有延迟订婚的少女,还有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人们常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得苦,初到博野的日子,天气很冷,没有暖风,不论吃住,条件真的很艰苦,仅有的一个电源,用来保证队长的手机充电,这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年青人来说,不可谓不艰苦,但是面对困难,大家选择的是迎难而上,20多天的同甘共苦和守望相助,分享生活物资是常态,尽管如此,有的队员还把自己的早餐节省下来,带给村里面生活困难的留守老人。原来他们不是吃不得苦,而是不吃没有意义的苦。

感谢院党委、院领导和工会的大力支持,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初到博野的时候,压力很大,由于管控,各种物资紧缺,我的内心很焦急。4月3日晚上,连夜联系了医院,第二天中午,医院的各项物资就紧急到位,除了防护物资和药品,还给队员们贴心地准备了水果和衣服,我们是最早接到医院物资的队伍,让同在一个驻地的兄弟单位们羡慕不已,也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河大附院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许越巍(中)和其他队员
尽管生活很艰苦,但是队员们却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我们用温暖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表扬信收到手软,各村支书还给队员们贴心地准备吃食,由于封控,没地方做锦旗,有的村干部甚至说要等疫情结束后来医院亲自道谢。返程时,程委镇的书记、镇长等领导都来驻地为我们送行,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疾风知劲草,危难显担当。这就是我们河大附院人的担当,也是我们河大附院人的风采,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姿态,随时准备迎接更加艰巨的挑战。


文、图:许越巍(护理部)

编辑:栗洋